【前言】:摘自网络文档《早期火枪的发展变迁》,由小杰西阿哥整理,为RP需要过滤并修改了部分内容。声明,该文档仅供交流探讨学习之用。
火枪在早期的发展
—— 燧发枪——
枪炮制造家们总是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寻找成本低廉的制枪方法。转轮打火枪的机械点火相对于火绳枪的火绳点火优越性明显,但做工复杂、成本高昂的缺点又严重制约转轮打火枪的生产,于是制造商们费尽心思寻找一种可以替代转轮打火,同时又较为简便的机械装置。其实在 16 世纪早期,也就是转轮打火枪出现的同一时期,就已经有了一种简单的装置,据记载,其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及波罗的海周边地带,现被称为“波罗的”火枪。该枪设计有由弹簧驱动的转动臂,头部夹着燧石,转动臂向下旋转时,燧石与引火药盘上的钢板摩擦产生火花,火花落入药盘点燃引火药。在意大利和德国的南部,以波罗的火枪为基础设计出了更为精致的武器,这就是后来使用达 300 年之久的“燧发枪”。燧发枪构造简洁,安全性也很好,如果转动臂脱离引火药盘,就不可能打击出火花,武器也就不会发射。到了 1580 年代,就有人将引火药盘盖和钢板连在一起形成“L”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火镰”,但直到 17 世纪中期才被广泛接纳。这样连接的优点是使整个结构简单化,因为燧石击打火镰面时,引火药盘盖(与火镰一体)同时被打开。
17 世纪早期,法国枪炮制造商设计了一款新型燧发枪,首次采用了待发机构,使枪械更加可靠。燧发枪可靠、便宜,燧石片可以供 30 发弹使用。虽然机械构造颇有功效,但哑火现象时有发生,大风使火花转向,雨淋阻碍火花形成,都会使枪不打火。
其更严重的缺点就是延时发火,击铁前摆摩擦火镰,火花落入引药盘,火药点燃,火焰穿过引火孔进入后膛,点燃主火药,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此,射击移动的目标前必须考虑延迟时间,但因为延时并不是一个常量,所以要做到精确无误绝非易事。
(提前声明:考虑到该作原作者十分喜爱讨论我国古代、近代之事,本人只负责摘录、整理和对一部分进行纠错。对于其对于我国的文段本人没有一丝更改。对于原作者的观点,本人保持中立立场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叠甲,过。)
明朝末年,我国另一位杰出的火器研制家毕懋康发明了一种“自生火铳”。从毕懋康所著的《军器图说》上看,自生火铳已经是一种较为精良的燧发枪,基本和欧洲保持同步发展。可惜的是,自生火铳生不逢时,即将覆灭的明朝,已无力将武器更新换代,而改换门庭的清朝统治者目光短浅,片面强调所谓“骑射乃满州之根本”,并不重视火器的研制。新型的枪械只作为皇帝的玩物,普通士兵仍然使用落后的鸟枪。到 19 世纪中英鸦片战争时,英军已经由燧发枪进一步换成了更先进的击发枪,清朝军队仍然用火绳枪及大刀、长矛作战,焉能不败!
我国清代火器制造专家戴梓还研制成功一种“连珠火铳”,其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与近代的半自动步枪颇为类似。连珠火铳形若琵琶,火药和弹丸皆装于铳背仓内,以机轮控制,其铳机有二,“相衔如牝牡”。当扳动第一个铳机时,火药和弹丸自动落于铳膛,与此同时,第二个铳机随之而动,撞击火石发火点燃火药,将弹丸推出铳管,如此循环不止,一次可以连续发射 28 发枪弹。戴梓发明的“连珠火铳”在 17 世纪末亦属十分先进的火器,故纪昀称之为“奇器”。但可惜的是,随着清帝国统一战争的胜利结束,加之,清朝统治者军事思想的保守,这种先进火器“当时未通用,器藏于家”,使中国轻武器错失了最后一次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由于戴梓在火器方面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同样为康熙王朝试制火器的欧洲传教士南怀仁的妒嫉,他用诬陷的手段使戴梓流放铁岭,后虽然被赦,却病死在回京途中。一个精研西方火器的中国专家,却被一个西方人用中国式的“整人术”陷害致死,历史有时真会开玩笑!
(本人保持中立立场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本人保持中立立场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本人保持中立立场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叠甲,过。)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158431c6-b3ef-4693-8718-7b9f5f32d815.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7 世纪意大利燧发枪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88eebab6-2491-4113-9b16-d13a4d896279.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8 世纪欧洲燧发枪,其身体遍体镶金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5941c652-381b-42fd-b749-09ebd20b7daa.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欧洲火枪,其有燧发、击发两套枪机和扳机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f47f24bb-b55b-407f-aa55-fb7c344714d5.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8 世纪欧洲贵族用燧发枪,其做工豪华、枪托上遍镶宝石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bbae457d-68cb-48d4-afd6-492bf9d99fbb.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8~19 世纪阿尔巴尼亚火枪,上面三支为燧发枪,下面一支为击发枪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1d9a7472-18a7-459c-a8e1-19914da0908e.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8~19 世纪土耳其及北非地区的燧发枪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d6b8384d-68f3-443c-ad9d-88b11aa0706a.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9 世纪早期土耳其燧发手枪,其有两套枪管和枪机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09193bcf-5fb9-4fd8-9b0c-2b2924a23f1b.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8~19 世纪摩洛哥燧发枪机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5448a4e4-54a9-440f-b515-2ea2ec157602.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9 世纪印度燧发枪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3964f35b-8814-4e51-a5c7-d3645e8df6fc.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9 世纪阿富汗燧发枪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77e01295-c1f2-4a80-a0fa-04864b524a2d.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9 世纪摩洛哥燧发枪
—— 击发枪——
苏格兰巴哈维亚的一个牧师瑞卫•亚历山大•福赛斯善于思考且天生具有科学家潜质。他本人善射击,并想尽办法减少燧发枪的延迟。同时,福赛斯还是一位大胆创新的业余化学家,他发现了一种性能不稳定、急剧打击就会产生爆炸的化学物质——***。***的使用是轻武器发展史上又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使用***的火帽的出现及应用使“点燃发火”进步为“打击火”,这也就是 “击发枪”这个名称的由来。从这个意义来说,直到现在所使用的枪都应该属于击发枪,但出于历史习惯,击发枪这个词特指最早出现的这种依靠打击火帽发火的枪械。福赛斯为这种化学物质制作了精致的配件。用一个小型、中空的金属器皿取代以往的药盘,称为“气瓶”,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气瓶倒转过来时***颗粒能进入引火孔。引火孔中沉积了一些***的颗粒后,气瓶返回原始位置,并带动活塞运动,使活塞底端直接置于***颗粒之上。击锤(而不是夹着燧石的击铁)前摆驱动活塞打击***颗粒,***颗粒爆炸产生火花,传入引火孔点燃主火药。这种使用化学物质来取代机械方式点火的装置并未立即产生影响,因为这种装置过于复杂,可靠性不好,甚至相当危险。经过多方探索,后来有人将药粉放进纸卷中制成火帽,这
就大大加快了发射速度。继纸火帽之后,究竟是谁率先造出铜火帽是火器史上至今难以定论的问题。许多著名制造者及枪手均声称对这项技术有发明权,如伦敦人麦顿、著名枪手豪克、法国人布赖特等。最近研究显示,伦敦著名的枪炮制造者杜斯•艾格可能是第一人。但大家公认的是一个后来定居美国的英国人——乔舒亚•肖,他声明于 1815 年发明铜火帽,但在 1822 年才申请专利。不管究竟谁该享此殊荣,但铜火帽的发明的确意义重大,它使现代枪械初具雏形。击发枪简洁的构造给设计者和制造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使得各种各样的枪械设计纷纷出现,很多击发枪的外观明显带有制作国家的民族风格。在击发步枪迅速普及的同时,击发手枪也被广泛使用,设计者发挥想像力,设计了大量多管武器,2 个或 4 个枪管的手枪大批出现,成为这一时代最为普遍的武器。构造简单虽能提高武器的产量,但还是需要寻求大批量生产的方法。鉴于克里米亚战争中武器显露出的各种缺点,英国政府决定扩建生产中心,于是举世瞩目的恩菲尔德轻武器工厂因此开工。高效的机器设备引进之后,一直靠手工制造的线膛枪管就可以通过机器高速制造了。劳动力和成本大大削减,政府也不再大规模依赖私人承包商。
(集贸的,又来了又来了,本人保持中立立场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本人保持中立立场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本人保持中立立场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叠甲,过。)
我国虽在嘉庆、道光年间也有过击发***造,但数量非常少,未能普及,军队装备的仍然是落后的鸟枪,这时的中国已经被世界轻武器发展的大潮远远抛在了后面!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219e2beb-3b79-4790-986d-d2529c3adedd.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9 世纪中期俄国哥萨克士兵使用的击发枪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f725178c-e7dd-4fa3-b7f2-5d31f768f22e.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9 世纪中期波斯击发枪
![](https://pic.iyingdi.com/post/content/2025/01/08/11701185/6cf7a759-84f7-48af-b3a3-23352e4ac79a.png?imageMogr2/format/jpg|imageMogr2/quality/70)
▲1868 年英国造的击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