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神话:悟空》爆火后,其剧情迎来了网友第一波“清算”
2024年8月29日
点火16 回复25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此文章含有大量剧透,请酌情观看。

《黑神话:悟空》从首发日至现在已一周有余,其全球1000万套(现在似乎已经达到了1450万套)的销量和最高同时300万的在线人数,这等壮举就连“香槟党”也始料未及,要知道《只狼:影逝二度》达成这一销量花了整整4年,而《黑神话:悟空》只用了4天。

“只狼”至2019年3月21日发售,直到2023年9月26日才销售1000万套

 

游戏质量方面也让人安心,游戏的美术、音乐和台词等的精细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松风水月,随便截一张都是能当壁纸的程度。

 

对游戏其他方面的夸赞想必大家已经从其他地方听得不胜其烦,这里笔者不进行赘述。主要针对目前《黑神话:悟空》最大的争议点——故事剧情。

人,我通知了。餐,我送到了。老子啥小费不要,只求进这小区让顾客吃饱。上面的物业老子信不过我,我懂。让你小子穿着保安服虚张声势,又想唬我不进大门,我也懂。我不懂得是,你他娘的害我准时宝没了!

 

想要明白为什么《黑神话:悟空》的剧情能引起如此大的争议,还得从“游戏科学”发的宣传PV说起。

首先是宣传PV就明明白白的写着“改编自公元1592年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

不仅如此,就连新华网官方都下场了, 独家对话《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冯骥也讲述主角天命人“将按照孙悟空的方式战斗,而不是一个套着孙悟空皮的其他角色”。

 

紧接着,b站几百万粉丝的大UP,提前试玩过的,没试玩过的。也是一个接一个保证,尊重原著,带动西游。媒体的不间断宣发,再加上还有《云宫迅音》等经典为游戏助阵。哇~这阵仗,还质疑什么?!我现在就要扮演大圣手持金箍棒一棍扫尽天下浊!

 

解禁日当天,《黑神话:悟空》也的确没辜负玩家们的期待,前几回的体验近乎震撼。你在游戏看到的石刻、寺庙、佛像、祠堂和佛塔,比现实看到的还多。拍案叫绝的陕北说书、《云宫迅音》,功底深厚的中配台词。那是边玩边止不住的开香槟。

其实早在这时就已传来修改器玩家发现争议剧情的消息。但大多数玩家还在“广智大战虎先锋”,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直至玩家们通关了一周目后,才发觉其中的情节的蹊跷之处。“啊?什么时候白骨精成孙悟空的恋人了?”和“八戒怎么跟蜘蛛精好上了还有个女儿?!”等与原著不符的桥段。

 

自此社区里炸开了锅,再加之影神图里面充斥着各类阴谋论被人逐一发掘出来,才发现改编的根本不是《西游记》,而是游科一直放不下的《悟空传》和《斗战神》!

 

《斗战神》以《悟空传》为背景蓝本,而《黑神话:悟空》又改编自《斗战神》。

 

玩家们想要的是大闹天宫,嫉恶如仇,一身正气,精明强干,明辨是非的大圣。结果游科整了个宋江版孙悟空,自此才有了如今的舆论,有些言论甚至上纲上线到“破坏传统文化的地步”了。



可《黑神话:悟空》的剧情果真如此不堪,甚至到了不尊重原著、破坏传统文化的地步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黑神话:悟空》剧情最大的问题不是不还原原著,而是故事并不完整,前后塑造矛盾,割裂感十分严重。剧情大量留白,结局也是只留下了一地鸡毛。

 

B站有一评论形容总结的十分精辟:

“破坏传统文化”这一提法太过上纲上线了,区区的一部《黑神话》是做不到毁掉《西游记》的,说不好某些人是太高估《黑神话》还是太低估《西游记》了。
在谈文化保护之前,先得让文化活起来,否则很容易会遇到京剧界现在面临的问题,圈内孤芳自赏,圈外门可罗雀。已死甚至垂死的文化那可算不得文化,那不过是遗老遗少们手中的遗珠,任是如何的绝妙精巧也免不了带进坟里随葬的结局。

大众对于文化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因而会更加青睐流行化、娱乐化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这枚“炮仗”若想继续遍地开花,就难免要给自身裹一层流行化、娱乐化的“糖衣”。这“糖衣炮仗”可是吃下去了才会见效,现在这“糖衣”还没下了肚,就急着以“破坏文化”之名批判其“炮仗”的本质,未免有些过于“居高临下。其次是《黑神话》这部作品引来了太多的盘外因素,导致其目前的评价早已偏离其本身的素质了。在这种风口浪尖之时,文学批评更应该慎之又慎。以如此轻薄的言论对一部初创作品扣上如此重大的罪名,小心被人当枪使。

另外,“考据家”、“原著党”,可须知这种名头最忌拿来压人。“考据家”本质不过是拾人牙慧,牵强附会而已;
“原著党”更是可悲,“解读原著”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解构,所谓“解读”终究不过一己之见,和所谓“魔改”“戏说”之流本是一丘之貉,却还自诩高人一等,更是落了下乘。
所谓文化,其质如水,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文学批评还是要实事求是一些,打着“文化保护”的旗号,以“还原原著之名行“党同伐异”之实,未免有些太难看。

 

在8月23日的《南方人物周刊》上,游戏科学表明原先确实构思了13个剧情关卡,但最后由于工期太赶,不少内容都没有做出来。本质上是工期迫近为了项目平稳落地而砍掉了起承转合中属于“合”的那部分。不过既然没做好,就要承担相应的批评。

 

批评过后,才能正视《黑神话:悟空》给游戏界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玩家知道了什么是好的,知道了268元不只是一个皮肤,几发十连,更愿意将钱花在精品游戏上。

游戏公司知道了现在的审核不会因为几滴红色的血和所谓的反抗精神去卡你。

老外知道了孙悟空是来自中国的而不是日本,再也不会把孙悟空叫成“卡卡罗特”(《龙珠》中“孙悟空”的原名)。

在这几点上,《黑神话:悟空》就已经配称得上国产单机之光了。

 

“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正如冯骥所言,尽管《黑神话:悟空》有着令人遗憾的缺点。但游戏科学的确带领其他国内厂商踏上了国产单机的“取经路”。

 

我们能够看到,不止《黑神话:悟空》,像《影之刃零》和《明末渊须之羽》等国产单机也开始了自己的宣发。前者已经在科隆游戏展亮相,而后者已经宣布将会在2025年与我们见面。

 

而这乃是此前从未出现甚至未曾期盼的盛况。

 

打赏营火,助力上热榜
全部评论 25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